王黎律师
深圳7年执业经验
【专业领域】:
饶世永律师
深圳17年执业经验
【专业领域】:合同纠纷、公司法务。
戴述耀律师
深圳14年执业经验
【专业领域】:
陈嘉豪律师
深圳8年执业经验
【专业领域】:刑事,交通事故,合同纠纷,公司股权,建设工程纠纷
布莱克在伯明翰当过律师、治安法院法官、县检察官,早年是个种族主义者,他1923年至1925年间曾加入过三K党的经历在被提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时引起轩然大波。《时代》杂志讥讽道:“胡果不必去买长袍了,他可以把他的白袍(三K党的服饰)直接染成黑色(大法官长袍的颜色)”。布莱克在最高法院的第一次开庭期的第一天,最高法院就收到两位律师对布莱克的任职资格提出质疑的诉状。面对全国民众特别是大量黑人的质疑,布莱克不得不通过广播向全国演说,讲述他在三K党的经历,“我的确参加过三K党。之后就退出了。我从未重新加入。”三K党(Ku Klux Klan,缩写为KKK)是美国种族主义的代表性组织,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第一代三K党专门在晚上进行恐怖活动,第二代三K党已经把主要战场放在游行与选举上,但仍然免不了有动用私刑或暴力的行为。当时的布莱克反对三K党使用恐吓和暴力手段,但同意该党的经济政策、本土主义及反天主教的观点。布莱克为什么会加入三K党呢?
布莱克以乡下人自居,常提到自己出身于穷乡僻壤——阿拉巴马。作为美国南部的一个州,阿拉巴马对关注种族问题的民权人士来说并不陌生。1861年1月11日,阿拉巴马因为黑人奴隶问题脱离联邦,2月4日与南方其它五州在蒙哥马利集会,自组美利坚联盟国,2月18日,戴维斯在此就任总统,南北战争爆发。1865年内战结束,1868年才重回联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阿拉巴马州是种族隔离制度现象最严重的地方,黑人愤起抗争,该州成为当时民权运动中心,几乎所有大型的游行、罢工都发生在该州的蒙哥马利、谢尔马、伯明翰等地。在任命黑人女性赖斯为美国国务卿的仪式上,当布什总统说起她小时候遭遇种族隔离时,来自伯明翰的赖斯眼里已经情不自禁地闪现泪花。阿拉巴马的白人保留着传统的南方价值观,许多家庭成员在内战中死的死,伤的伤,对内战失败的悲惨命运怀有或多或少的怨恨,生长在这个人权记录“臭名昭著”的州的布莱克也有相同的情结。布莱克生活的年代是社会剧变的年代,他目睹了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种种残酷现实,原先充满乡村气息的南部正迅速地变成道德沦丧的都市。在来到伯明翰当律师没多久,他就把自己在政治和法律界的前途压在贫苦大众身上,与冷酷无情的大公司作斗争。第二代三K党员许多都是贫困的职员、小经营者、自由职业人士和农民,布莱克在他们身上找到了陪审团的民意和选民的选票。20世纪20年代,三K党在阿拉巴马州是主要的利益集团,影响范围遍及整个南方,他们寻求通过选举获胜光复过去的辉煌,任何人想要在阿拉巴马州当选,必须依赖他们。正是在三K党强有力的帮助下,布莱克才当选美国参议员。
无论当年退出三K党是权宜之计的政治策略还是义无反顾地决裂,在布莱克成为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后,他公开表达并修改了自己的观点,从早期的种族主义政客改变过来,以强硬、果敢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自由平等信仰。他强烈地相信人类的进步,认为基于种族优劣的所有观念都必须被铲除。书中的结尾故事也意味深长,“除了在去往阿拉巴马州安大路西亚路上的体会外,胡果·布莱克在其一生中从未迷失过方向。”当布莱克在坎贝尔诉佛罗里达案中代表最高法院多数发表意见时,对他是三K党人的批评偃旗息鼓了,许多人为原先对他抱有的敌意表示道歉。在这个案件中,四位黑人被告虽然没有遭到警察攻击,但是5天5夜不停的审讯令他们疲惫不堪,最后一天被迫招供了。最高法院以违反正当程序为由撤销了对他们的定罪,命令重新审理。布莱克的意见书中动情地写道,“在我们的宪政制度中,法院是抵御风暴的港口,庇护那些无助、虚弱、量寡或不顺从偏见和公众热情而可能遭受苦难的人。” 在亚历山大诉密西西比州赫尔姆斯县案中,又是因为布莱克近乎“勒索”地辩论和呼吁下,最高法院发布紧急的全体意见,宣布“每一个双重学校体系的义务是现在就取消种族隔离”,正式终止了以前判决取消公共教育中种族隔离的“深思熟虑的速度”——这样的词语意味着可以拖延,没有速度。令人伤感的是,由于没有满足南方种族主义者的要求,布莱克被他们辱骂为“黑鬼的情人”,他的家庭也因种族主义遭受剧烈伤痛:到了1958年,他已不能再次访问深爱着的家乡;他从事律师职业的儿子被迫从伯明翰迁到迈阿密;1965年,他的女婿里德参加民权运动时,被4名白人种族主义分子毒打致死,为了不引起将来是否回避审理此类案件的争议,布莱克
一个三K党员与过去决裂到底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和代价?除了他们自己,谁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伟大国家的人民最终宽容了大法官作为种族主义者的过去,他们在信息公开与言论自由的斗争中所显现出的气度和信任就是民主政治最强大的力量。
《宪政与自由:铁面大法官胡果·L·布莱克》,[美]霍华德.鲍著,王保军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作者:罗锦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