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首页 > 交通事故部 > 国晖案例

高校教授被车撞伤,其误工费如何计算?
发布时间:2025-05-05 11:07:39
浏览量:9

       【案    由】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案情简介
        原告王某,男,1974年2月出生,住北京市海淀区。
        委托代理人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刘某某,男,1991年3月出生,住北京市海淀区。
        被告XX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某某,住沈阳市沈北新区。
        被告张某某,女,1968年8月出生,住北京市门头沟区。
        被告李某某,男,1990年7月出生,住北京市丰台区。
        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负责人,曹某,住北京市西城区。
        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负责人,张某,住北京市东城区。
        原告诉称:2023年7月1日15时27分,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展春桥东侧,被告刘某某驾驶被告诚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所有的车牌号为京N7****号小型普通客车(内乘陈淑云)由东向西行驶,原告王春驾驶车牌号为京NN****号的小型普通客车(内乘赵钰莲、王浩宇)由东向西行驶,被告张志英驾驶车牌号为京Q5****的小型轿车由东向西行驶,被告李铁宝驾驶车牌号为京NR****小型越越客车由东向西行驶,被告刘某某所驾车前部与原告王春所驾车后部接触,导致原告王春的车前部与被告张志英的车辆后部接触,导致被告张志英的车辆前部与被告李铁宝的车辆后部接触,造成四车损坏,原告王某、赵A、王C等人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2023年7月10日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海淀交通支队中关村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被告刘某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陈淑云无责任,原告王某无责任,赵A无责任,王C无责任,被告张某某无责任,被告李某某无责任。
        事故发生后原告被送往北京市海淀医院急诊治疗,诊断为:尺骨茎突骨折伴桡骨远端骨折;手部损伤;下肢浅表损伤。因不见好转,2023年7月4日到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治疗,后多次到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门诊治疗,共花费治疗费2908.38元。
        2024年1月19日北京XX司法鉴定所作出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结论为:1、被鉴定人王春的伤残登级为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十级伤残;人体致残率为10%;2、被鉴定人王春的误工期为120日、护理期60日、营养期90日。
        京Q5****的小型轿车在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购买有交强险,京NR****小型越越客车在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购买有交强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京N7****号小型普通客车在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购买有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
        王某为北京市XX学院的教授,暑假期间常受邀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在受伤期间因交通事故不能参加,造成收入损失80212.84元。
        就损害赔偿原告与被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原告特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诉讼请求如下:
        1.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2791.18元、营养费4500元、护理费15600元、误工费80212.84元、残疾赔偿金190034.25元(含被抚养人生活费12724.25元)、鉴定费435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残疾辅助器具费670元、交通费3000元、,以上共计311148.27元;
        以上损失由保险公司先行赔偿,仍有不足的,由被告刘某某、被告XX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承担。
        2.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争议焦点
        各被告如何分担原告的损伤?原告的误工损失是多少?
       【法院判决
        2024年7月17日,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作出调解书,调解书内容如下:
        一、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于2024年8月15日前在交强险和商业险限额内支付原告王某195659.63元。
        二、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于2024年8月30日前在交强险无责限额内支付原告王某18471.5元。
        三、各方纠纷一次性解决,再无其他争议。
        上述协议,不违法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
        案例受理费2255院,由原告王某负担(于本调解书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缴纳)。
        本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案例评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及受害人的收入状况确定,本案中受害人王某为高校教授,收入稳定,王某自己主张误工损失为因交通事故减少和不能参加的学术活动的收入,因交通事故减少的学术活动的收入为间接损失,因交通事故不能参加的学术活动的收入为直接损失,直接损失为王某的实际损失应予以赔偿,间接损失赔偿于法无据,本案中,在审理过程中,在法官的主持下,原、被告各方自愿调解,各方达成的赔偿项目为:医疗费2908.30院、营养费4500院、伤残赔偿金190024.25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鉴定费4500元、误工费20000元、护理费9000元、残疾辅助器具费670元、交通费500元,共计236952.63元,由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赔偿195659.63元,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赔偿18471.5元。调解是民事审判的一种方式,能快速的解决纠纷。
       【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九条 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案例来源
        本案例根据国晖律师事务所(2023)京晖交字第0139号档案编写。
    

法律疑难、快速解答,扫码即可与在线律师沟通。

︿

打开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电话咨询热线:

400-6262-163


在线咨询
微信公众号
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
内部平台
案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