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hui Case
赔偿调解协议未经当事人签名确认不发生法律效力
【案例来源】
本案例根据国晖(2008)MS-235-562-954号档案资料编
【案情简介】
【本案焦点】
1.交警大队作出的调解协议是否有效;2.受害人江某某在事故中是否付次要责任,应不应该减轻被告郑某的民事赔偿责任;3.原告江某是否属于受害人江某某抚养人范围。
【相关法律知识】
合同法第三十二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受害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故意、过失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但侵权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受害人只有一般过失的,不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被抚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抚养人应是死者生前或者残者残前有抚养义务并实际抚养的人,即抚养人与被抚养人存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代理意见】
国晖律师依据事实和法律,提出了如下代理意见:
一、交警大队的调解协议无效。
《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本案的协议双方当事人均未签名,只是双方亲戚朋友作为在场人签了字,且不符合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事后也没有双方当事人的确认,属于无效协议。
二、交警大队的调解协议内容不合法。
1.交警大队的计算赔偿标准有误,应适用2006年度标准。
2.被抚养人生活费这一赔偿项目没有计算。
原告江某是一级残疾聋哑人,系被扶养人,被告郑某亦应承担江某某被抚养人生活费。
被抚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抚养人应是死者生前或者伤残者伤残前有抚养义务并实际抚养的人,即抚养人与被抚养人存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原告江某是一级残疾聋哑人,原告江某领有有关部门出具的残疾人证为证,系死者江某某的被扶养人,被告郑某亦应承担江某某被抚养人生活费。
3.交警大队认定,受害人江某某在事故中负次要责任,只有一般过失,因此不得减轻被告郑某的民事赔偿责任,即其应负全部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受害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故意、过失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但侵权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受害人只有一般过失的,不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希望法院充分考虑本案原告的实际情况,望予公正判决。
【处理结果】
一审法院认为:在该事故中,受害人没有重大过失,被告被告郑某应承担该事故的全部民事赔偿责任。原告江某、另一原告宁某(其母)提出在县交警大队调解中其二人未到场签字,该协议未按规定给予赔偿,而被告郑某也未按协议给予赔偿款,故原告江某要求按法律规定给予赔偿的主张应予支持。被告郑某系成年人,有劳动能力,故原告江某要求另一被告郑某某承担垫付责任的主张本院不予支持。故依法判决如下:一、原告江某的父亲的的安葬费1299.17元X6=7795.02元,死亡补偿费3585元X20年=71700元,抢救费3000元,交通运尸费1000元;共计人民币83495.02元,由被告郑某全部承担,除已支付15000元,剩余68495.02元。
一审判决后,原被告均未提出上诉。
【案件启示】 调解协议要具备法律效力,其形式和内容均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即调解协议须由当事人亲自签订,或者经当事人事后追认,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