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首页 > 劳动法务部 > 国晖案例

国晖代理劳动者成功仲裁确认15万余元经济补偿金‌
发布时间:2025-10-07 17:52:38
浏览量:92

      【案 由】‌劳动争议仲裁(经济补偿金支付纠纷)

      【案情简介】‌

       申请人盛某(出生年:1990年XX月)于2013年7月8日入职被申请人(某企业),担任采购经理职务。2024年6月11日,双方签订《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明确约定被申请人需支付经济补偿金154000元。后因被申请人未按期履行支付义务,申请人向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松山湖仲裁庭提起仲裁。国晖律师事务所律师接受申请人委托后,重点围绕协议效力及履行义务开展法律工作,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

      【争议焦点】‌

      《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的法律效力认定;经济补偿金支付义务的履行期限争议;调解方案的可执行性保障。

      【处理结果】‌

       ❶ 确认双方劳动关系于2024年6月14日解除;
       ❷ 被申请人需于2025年7月19日前一次性支付154000元至指定账户;
       ❸ 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双方承诺不再就本案争议追究责任。

      【案例评析】‌

       本案并不复杂,单位承诺支付经济补偿金却出尔反尔,不实际履行,劳动者被迫法律途径维权。律师介入后,精准援引《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将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协议作为核心证据,奠定补偿金主张的合法性基础。在调解条款中明确支付账户、金额、期限等要素,并特别约定调解书与裁决书同等效力,赋予强制执行力。通过“再无争议”条款彻底终结潜在纠纷,避免用人单位后续反诉风险。

       律师的专业性体现在对劳动补偿标准的精确计算(11年工龄对应15.4万元补偿),以及对调解文书法律效力的强化设计。此案亦体现仲裁机构对“调解优先”原则的贯彻,实现劳资双方利益平衡。

      【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标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条:调解书的法律效力及履行要求;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三条: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

      【本案例根据国晖律师事务所(2025)莞晖民字第0222号档案编写】‌

法律疑难、快速解答,扫码即可与在线律师沟通。

︿

打开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电话咨询热线:

400-6262-163


在线咨询
微信公众号
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
内部平台
案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