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首页 > 合同纠纷部 > 国晖案例

起诉村委会,国晖律师代理原告与对方达成调解‌
发布时间:2025-09-10 11:01:24
浏览量:61

       【案 由】‌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调解案

       【案情简介】‌

        本案涉及一起长达二十余年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原告曾于2003年为被告(某村委会)修建村内道路,并于同年10月28日与被告村支书签订《工程量确认协议》,对施工量进行了确认。2004年5月22日,被告村委会成员和会计、村长与原告签订《结算协议》,确认未付工程款316241.8元及未退还的10万元工程违约金。此后,被告虽陆续支付部分款项,但截至2010年12月11日,仍拖欠工程款61747.6元及违约金10万元。原告多次催讨未果,遂诉至法院。

        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一致:被告分四期(2026年至2029年)支付剩余款项共计16万元(原欠款16.1万余元,原告自愿放弃部分诉求),若任何一期逾期,原告可申请全额执行。案件最终以调解书形式结案,既保障了原告权益,也为被告争取了履行缓冲期。

       【争议焦点】‌

        拖欠工程款及违约金的金额确认;调解方案中分期履行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处理结果】‌

        法院调解成功,被告分期支付16万元,原告放弃其他诉求。

       【案例评析】‌

        本案中,国晖律师事务所律师充分发挥调解优势,通过以下专业举措促成双赢:针对长达二十年的账目混乱问题,律师梳理原始协议、支付凭证等,精准锁定争议金额,为调解奠定事实基础。同时,考虑到被告村委会的偿付能力,律师提出分期方案,既确保原告债权实现,又避免被告因一次性还款陷入困境,体现“解决纠纷”而非“制造对立”的办案理念。
        调解书明确“逾期全额执行”条款,赋予原告救济途径,有效制约违约风险。

        此类案件常见于农村建设工程,国晖律师通过法律专业与基层实际结合,展现了非诉调解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中的独特价值。

       【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本案例根据国晖律师事务所(2025)津晖民字第0116号档案编写】‌

法律疑难、快速解答,扫码即可与在线律师沟通。

︿

打开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电话咨询热线:

400-6262-163


在线咨询
微信公众号
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
内部平台
案件查询